你当前的位置 主页>招生办>新闻中心>
新闻中心
高考落榜生家庭:营造一个缓解心理压力的和谐氛围
页面更新时间:2016-08-04 16:03  编辑:黄子冰

         

李女士最近很烦恼,她的孩子今年高考考了348分,距离本科分数线还有些差距,经过家里人共同商量决定为孩子选择复读。
李女士说:“孩子知道结果后,经常一个人待在屋里,跟我们的话也少多了。家里人都为他目前的状态担心,怕他出点儿什么事。”
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身科副主任毕斌提醒家长,面对高考失利的孩子,家长并非除了担心之外无可作为。相反,很多小事看起来很细微简单,但却能对孩子重建自信起到很大作用。
“孩子在得知自己落榜后,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、失去自信,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感情上的支持,还要帮助孩子分析在高考中失利的原因,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消极情绪。”毕斌说,家长应主动把孩子带到亲戚朋友、街坊邻居的面前,坦然面对落榜这一事实,让孩子觉得他永远是父母的骄傲,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重新找回自信。
家长们还要注意,夫妻之间不要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责,应该找朋友或是心理咨询师把消极情绪排解掉,为孩子营造一个缓解心理压力的和谐氛围。
面对高考落榜,个别家长似乎比孩子更无法接受现实,比孩子更加沮丧,甚至还责骂孩子。这无疑是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。
毕斌提醒,在这个阶段家长首先要明白孩子的身心健康比自己的面子更重要。家长一定要让孩子从自己的言行中体会到,成败并非只此一举,尽量淡化落榜对父母产生的影响,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,让家里恢复健康向上的生活气息。因为后悔、抱怨于事无补,只能增加心理负担,致使一家人沉浸在消极的情绪之中,无力面对问题、寻找解决办法。
除了要分担孩子的压力外,毕斌还提醒家长们不要承担孩子高考失利的责任。
“因为高考本来就是孩子应该承担的责任,如果家长总是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,久而久之,孩子就会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,养成指责父母的习惯。”有些父母在高考前过高估计了孩子的水平,填志愿时没有听取孩子的意见,导致孩子高考落榜,被孩子埋怨。人生设计其实是孩子成长的动力源,也是提高其能力的机会,家长应该把第二次选择的权利还给孩子,尊重孩子的意愿。
“对于考生,首先要学会坦然面对接受,不让高考成绩束缚自己。”毕斌说,高考落榜,只能说明你不适合走“考试”这条路,人生中还有很多条路是可以选择的,读书只是人生过程的一个经历,不要太在乎。高中毕业时的知识量,已经足够让我们在某个领域去很好地发展自己。